對于很多女性朋友而言,“痛經”仿佛是一個永遠避不開的話題。很多女性都有過痛的死去活來的經歷,今天淄博市中西醫(yī)結合醫(yī)院生殖醫(yī)學科鄭婷教大家中醫(yī)緩解痛經的4個小妙招,讓你不再“經”常痛。
由于痛經的疼痛程度和個人的體質以及對疼痛的耐受性不同,表現(xiàn)出來的痛苦程度分為輕度、中度和重度三種。
小腹下墜、疼痛明顯,腰部酸痛,可以忍受,不會影響正常生活。
小腹疼痛難忍,腰酸腿疼、惡心嘔吐、全身無力,沒心情做任何事情。
非常疼痛難受,面色蒼白、冷汗淋漓、坐臥難安,有可能直接昏倒。
中醫(yī)認為,痛經以“不通則痛”或“不榮則痛”為主要原因,絕大多數(shù)的痛經是受寒引起的。由于寒濕凝滯于子宮,導致下腹部寒冷,經血無法順暢流出,從而引起疼痛。
常見證型:
氣滯血瘀、寒濕凝滯、濕熱瘀阻、氣血虛弱、脾腎陽虛等。
合谷、內關、三陰交、足三里;按壓方法:力度以感酸脹為度,每組穴位按壓1 min,重復3次。
艾灸天樞穴、神闕穴,能溫中、散寒、止痛,改善盆腔充血,調暢沖任。天樞穴在腹部平臍,距臍中2寸,左右各1穴。神闕穴即肚臍眼。
取益母草、香附、乳香、沒藥各20克、干姜、艾葉各10克,水煎取汁足浴,每次15~20分鐘,每日1次。
干姜、大棗、紅糖、赤小豆、玫瑰花各15克,水煎代茶飲,每日1次。
一、在經期前后,多飲溫開水,不應貪食冷飲,忌生冷瓜果、酸澀、辛辣、寒性食物,涼拌食物不吃或少吃。注意腰腹部保暖,不宜吹風或受涼,以免痛經加劇。
二、注意個人衛(wèi)生,勤換內衣,勤洗外陰,及時更換衛(wèi)生巾。
三、月經期間放松緊張、焦慮情緒,保持心情舒暢,保證充足睡眠,禁止劇烈運動,適當走動,使氣血暢通。
中醫(yī)藥治療痛經具有療效好、副作用少、長期療效穩(wěn)定的優(yōu)勢,不盲目使用止痛藥和激素類藥物,建議有反復痛經史或痛經劇烈女生,要咨詢專業(yè)醫(yī)師,進行正規(guī)治療和調理,萬不可一忍再忍。